歡迎光臨!! 2/5境外公司上班如何保障權益 2/5公司的強制開會 2/5月薪26000放假放4天一天9小時 1/11自105年1月1日起法定正常工時... 1/05取消特別休假!!
當前位置 > 首頁 > 勞動論壇 > 焦點論述 > 董文雅 > 提升就業質量,促進產業發展
董文雅
[ 2013/06/18 ] 提升就業質量,促進產業發展

提升就業質量,促進產業發展
【董文雅】
 
一、前言
在經濟全球化的衝擊下,各國產業發展莫不深受全球供應與價值分配體系的宰制,從而處於高度風險與不確定的變動情勢之中。為了創造產業國際競爭的利基與優勢,除產業政策必須審時度勢推陳出新,積極進行生產與市場的全球佈局外,更須在人力資源規劃與就業工程治理進行同步相應的配套方案,方能固本培元蓄積產業發展的動能。平實而論,這是攸關國家經濟榮枯、國民生活品質與社會和諧發展的嚴肅課題,也是國家治理的重大任務,站在工會的立場,我們既然無法置身於產業發展的現實環境之外,也無法超脫來自產業變動的骨牌效應,自應以更積極的態度和行動擴大參與。基此,對於今年論壇能聚焦於就業與產業的相關議題進行論述與經驗分享,我個人對主辦人員的識見與慧心深表讚佩,謹遵照主辦單位的囑咐提出幾點個人淺見,以為拋磚引玉。
 
二、產業榮枯影響職涯發展
   影響勞動者的職涯發展的變數很多,有些是可控,有些是不可控;有些是內控,有些則是外控;有些變數影響力的權值高,有些則相對較小。在以勞動契約所形成的勞動關係中,勞動者受僱提供勞務以獲取工資,維持生計,並在職涯發展中完成自我,此一動態過程,來自勞動者本身條件與努力的程度,固然對職涯的成就具有相當的決定作用,但其職涯所依附的企業體系是否強壯健全,則有更大的決定性。
   從臺灣許多中小企業平均壽命不足以支撐勞工成就退休條件,以致勞工中年被迫轉業的慘痛經驗中,我們清楚看到勞工職涯發展的依存性,也看到企業受到背後整體產業結構的制約與侷限。換言之,來自產業佈局與結構調整的成敗,直接影響產業體系中企業組織的生存與發展,並決定了置身於產業鏈中之勞工的命運。在臺灣產業面對國際競爭壓力而被迫進行結構調整與升級的過程中,許多企業不願或無力進行相應的變革,選擇以關廠或外移方式處理,造成產業空洞化和大量勞工失業,引發嚴重的勞資爭議,甚至衍生許多至今都還未解決的社會問題,此一轉型失敗的教訓,令人至今猶感驚悸。
   在過去,工會組織大都聚焦於企業或廠場層級的勞動事務,不是相對輕忽產業環境在發展與變動中帶來的風險,就是拒絕此一風險轉嫁由勞動者分擔,其結果終究還是成為勞工揮之不去的夢魘。基此,我認為工會在策略與行動的規劃上,應該對產業環境與政策的變動付出更多關注與心力,從產業源頭參與興革之策,拉大工會行動之縱深,方能確保勞動者職涯發展的長遠利益。
 
三、擴大產業人才投資厚實產業發展動能
 產業人才為產業發展之充要條件,缺乏足夠質量的產業人才為產業提供動能,產業發展必然遲滯不前,錯失先機,而其不利之結果,不僅可能造成國家競爭力的流失,同時也不利於創造就業機會活化勞動市場的政策目標。
 對於產業人才的投資,首重於產業對人才質量的需求評估,再依其階段性發展目標與人力需求,透過公私協力機制,整合公私及第三部門之資源,從教育、公訓、企訓和勞工自主學習等多元管道進行產業人力提升,以求在勞動供需平衡的基礎上謀取勞資共存共榮的最大利益。
 平實而論,政府對產業人才的投資,即是對人民的投資;而提昇產業附加價值,即是藏富於民的舉措,而收割最後成果並進行社會分配者,則是國家治理的機制與價值。從臺灣的經驗來看,我們發現產業人才投資的主要資源來自公部門對教育與職訓的挹注,但因課程設計與產業需求之間出現落差,產業界時有人才難覓的感嘆;而行之多年的產學合作或策略聯盟,雖然讓人才培訓更貼近產業的真實活動,但學生淪為廉價替代勞力的問題卻時有所聞。此外,工會組織在此一產業人力的投入與產出的動態系統中,向來被置放在邊緣地位,而工會本身也缺乏足夠的識見、能力、經驗、熱情與使命感,則是另一個值得正視的問題。
 
四、多樣化僱用型態不利於就業安定
 彈性化是當前最被濫用的語彙,也是衝擊勞動關係的失控行動。眾所周知,面對國際競爭的壓力,產業升級、市場區隔、附加價值和生產力的提升,才是務本王道,但實際上,企業卻經常捨正道而弗由,自陷於成本削減的迷思之中,於是,工時彈性化、短期僱用、勞動派遣、勞務外包、責任制等等人力應用模式紛紛湧現,且以驚濤裂岸之勢侵蝕勞動保護的法制和倫理。
 就業因彈性化而出現脆弱化,是全球勞動市場的共同現象,不同區域或國家之間僅存程度上的差別而已,鮮少能超脫於此一風暴之外。因此,透過國際性工會組織的共同行動,建構一套國際公平勞動規範和有效的監督機制,應是各國工會組織必須參與其中並分擔責任的課題。
 
五、結論
 就業與產業相互連動,就業得質量來自產業的需求,而產業的動能則來自產業人力的質量供給。面對全球化與國際化的競爭與合作,產業發展的風險與不確定性不斷升高,而就業的脆弱性也日增一日,形成國家治理的重大課題。站在工會的角度檢視此一發展趨勢,不由感到憂慮與不安。對於就業脆弱化所衍生的失業、低薪、剝削、歧視和人力的低度運用,以及年輕世代淪為啃老、尼特、怯志或青貧族群,工會不能視若無睹,也不能置身事外。「局外論事,事後論人」是一種缺乏擔當的行為表現,期盼工會能在面對複雜而多變的勞動情勢,展現更大的反思與行動力量,實踐工會的核心價值。
 以上報告,敬請指教。(2013海峽兩岸職工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