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2/5境外公司上班如何保障權益 2/5公司的強制開會 2/5月薪26000放假放4天一天9小時 1/11自105年1月1日起法定正常工時... 1/05取消特別休假!!
當前位置 > 首頁 > 本會沿革
成立日期:
民國三十七 (1948) 年二月二十四日

會 址:
台北市承德路21-2號(41.04.16)
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44號11樓(68.03.18)
台中市北屯區興安路一段92號(90.04.29)(現址)

本會歷史沿革

日本據台期間,嚴厲禁止集會自由,惟民族主義深植台灣子民心中,蔣渭水等民族主義運動活躍人士,為吸納政治運動能量,除組織台灣民眾黨外,並積極介入組織工會,於民國十三年成立「台灣工友總聯盟」秘密組織,並發動反對日本統制的鬥爭,當時台灣共產黨亦活躍其中。此一以民族情感為觸媒的左翼勢力,不久即遭日本軍國主義鎮壓而崩解消沉。以工會為名義的政治組織,雖然在台灣的土地上如曇花一現,卻對日後的台灣工會運動造成深遠影響。


台灣光復後,各業凋零, 百廢待舉,勞工謀職不易,生活困苦;國府為儘速安定社會秩序,在「業必歸會」的政策下,鼓勵各界成立行、職業團體,並藉此阻絕台灣共產黨左翼勢力的運作。在此一背景下, 工運前輩陳天順先生遂於民國35年發起成立台南市總工會,首開組織縣市總工會的先河。次年,台灣發生228事件,社會一片風聲鶴唳,而台北市、台北縣、基隆市、新竹縣、彰化市、台中市、台中縣、高雄市、屏東市、嘉義市等總工會,即在弔詭的社會氛圍中成立。陳天順先生號召各縣市總工會與省級工會的聯合組織,共同發起籌組台灣省總工會。旋於民國三十七年二月二十四日,假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召開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會,並選出陳天順先生為首任理事長,本會正式宣告成立。


本會成立之初 範圍包括今天的北高兩市,地域雖大,僅有基層工會一一三單位,會員總人數四萬四千餘人。組織規模小,經費亦少,運作已屬不易,甫成立一年,國民黨政府旋即退守台灣,並實施戒嚴,工會的生存條件相當嚴峻, 主管機關亦未予以重視協助。本會在政治、經濟及社會情勢侷限下,慘澹經營,緩慢成長,其間又曾經歷台北市、高雄市總工會因改制院轄市而自立門戶,以及鐵路、公路、郵務、電信、石油、電力等六個跨越省市公用運輸工會因「工會法」修正而退出的重大衝擊,幸賴本會歷任理事長與工運前輩堅忍努力,全力發展組織,乃有今日的規模。


在台灣省的工會系統中,台灣省總工會居於龍頭的地位,不僅代表台灣省勞工的利益,也是政府與基層勞工溝通的重要橋樑,在台灣經濟發展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台灣省總工會見證了台灣的崛起與轉型,也是歷史的一部分。回顧過去走過的路,台灣省總工會在「勞工政策之形成」、「勞工法令宣導」、「勞工教育」、「溝通角色」、「勞資和諧」等工作上,均有一定的貢獻。尤其在解嚴之後,台灣政治、經濟與社會結構劇烈轉型,勞動情勢更趨複雜,本會除在組織、教育、福利、文康等方面,針對會員的需求,積極推展會務外,更在爭取降低勞、健保費率、開辦失業保險、減少引進外籍勞工、擴大勞基法適用範圍、關廠歇業爭議等重大的勞工議題上,付出極大心力。此外,在擴大辦理會員函授教育、持續培植青年及婦女幹部、積極參與國際勞工事務等方式,也都有顯著績效。


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公布實施所謂「精省」方案,台灣省政府在一夕之間,喪失公法人地位與地方自治權,淪為行政院派駐機關。自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起,原有台灣省政府所設置之各廳處全部裁撤,而台灣省總工會之主管機關改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接管。 此一改造台灣政府結構的工程,對台灣省總工會的衝擊既直接又強烈。面對此一危機,台灣省總工會於八十九年九月廿五日、十月三十日、十一月二十三日,召開台灣省總工會未來發展專案小組會議和座談會,商議如何轉型,獲致結綸:「台灣省總工會應繼續存在、續續運作,並於順利召開第廿二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新生新的領導陣容後,積極研究辦理未來如何改進組織架構、提昇層次與未來發展之作法」。


九十年二月二十八日本會召開第廿二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決議為達成會務精緻化、業務優質化、財務自主化之多元目標,本會遷移台中,原有台北會所全部出租增闢財源,會務人員全部離職,於九十年六月二十六日正式啟用台中新會所。九十一年五月一日 ,本會組織名稱正式更名台灣總工會。


台灣總工會走過一甲子,雖然歷史的縱深尚不足道,但時間的長度已足以讓人青絲成雪。台灣總工會一向堅持以理性思維面對台灣的勞動問題,不論政治容顏如何轉換,亦不論工會山頭如何分立或整合,台灣總工會主張在社會和諧中實現勞動尊嚴的立場從不改變,同時也尊重不同工會所選擇的發展策略與道路。


工運的工作千頭萬緒,且又隨著時空演變而不得不變,唯有隨時掌握時代脈動,深入基層了解勞工需求,以主動、積極、務實、創新的思維與作法,無怨無悔的服務勞工,方能從勞工的認同與肯定中,創造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