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2/5境外公司上班如何保障權益 2/5公司的強制開會 2/5月薪26000放假放4天一天9小時 1/11自105年1月1日起法定正常工時... 1/05取消特別休假!!
當前位置 > 首頁 > 勞動論壇 > 焦點論述 > 弔詭的ECFA?
焦點論述
[ 2010/11/30 ] 弔詭的ECFA?

弔詭的ECFA?
【黃英華/桃園縣總工會總幹事】
 
一、前言
近半年以來,ECFA這個話題在政府與在野政黨的政治化操弄與部份媒體的傳揚之下,原本從單純的經濟性議題,卻被形塑成為政治性議題,在野政黨極力負面醜化該項經濟協議的不良效益,執政者則是四處大力宣揚ECFA可以帶來更好的經濟發展機會,然而ECFA簽署生效之後,究竟能夠改變台灣經濟或社會發展的結果是什麼?一時之間恐怕也是一般升斗小民,難以充分去理解的經濟學的邏輯與基本觀念。
 
如果仔細看一下ECFA的協議內容意旨,其最重要目的是促使雙方同意,本著世界貿易組織(WTO)基本原則,考量雙方的經濟條件,逐步減少或消除彼此間的貿易和投資障礙,創造公平的貿易與投資環境。它的主要做法是:一、逐步減少或消除雙方之間實質多數貨品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障礙。二、逐步減少或消除雙方之間涵蓋眾多部門的服務貿易限制性措施。三、提供投資保護,促進雙向投資。四、促進貿易投資便捷化和產業交流與合作。並且在雙方約定的產品進口關稅分三年逐步降低至零關稅。也就是說,把雙方有協議的產品品項,基於平等互惠的基礎,約定免除扣稅的手續。
 
但是,雙方貿易產品互通有無的免除扣稅之後,是否就能夠讓企業立竿見影的達到生存發展的榮景效果,消除關稅課徵只不過是多一種樂觀的期待而已,如果僅用關稅的免除,ECFA顯然不是提升經濟發展或是幫助企業維持競爭生存的萬靈丹,而是要看產品在自由經濟的市場上被需要程度。相信不論是否有讀過經濟學,大家可能也多多少少聽過這一句話「市場是一隻看不見的手」,這是由被尊稱為經濟學之父的英國經濟學家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於1776年在《國富論》中所描述的「分工」再交易,它是一股推動經濟進步的原始神祕力量。
 
為了說明這個理論,亞當.史密斯舉的例子是說,市場供應我們晚餐桌上的菜餚,並不是肉商菜販的施捨,而是因為要賺我們錢;同樣的,我們也為了自己的生活利益,才掏出荷包內的銀子去購買。這個買賣成交的價格,是由眾多買方與賣方經過多方調整;最後的成交價,必然是買者覺得物有所值,賣者還有賺頭,雙方必然是基於「你情我願」互利互惠的「彼此需要」為前提。
 
因此,在經濟生活中的人們只要是考慮自己利益,就會受到這隻“看不見的手” 的驅使,而那隻推動的手,就是一種「市場機能」,透過專業的分工與市場需求的作用,而達到所謂的經濟效益,也就是說,任何買賣都是基於雙方互利的;因為,自由買賣下的自利行為,若任何一方有顯著受害或有重大不利益,就不可能成交。
 
二、經濟全球化的弔詭與困境
貿易的原本目的就是互通有無,平衡供需,然而在經濟全球化、國際化的壓力趨勢下,世界各國經濟聯繫的加強和相互依賴程度日益提高,各國國內經濟規則不斷趨於一致以及國際經濟協調機制強化,各種多邊或區域組織對世界經濟的協調和約束作用越來越強。
 
因此,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已經打破了民族或國家疆界範圍,在經濟自由與全球化的趨動下,資本得以輕易跨越國界的自由移動,也因為資金的自由移動,帶給企業與資本擁有者更多的選擇,可以挑選勞動力成本較低或是貿易障礙較少的地區進行生產。此種現象迫使國家政府能夠控制企業、管制資金的權力或能力變得越來越少,等於是更加促發生產國際化、投資國際化、貿易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的時代來臨,國家或政府已經無法用法令去綁住限制或阻擋資本流動的速度。因之,即使沒有簽署ECFA,許多企業或資金擁有者,照樣的會流向能夠創造較多利潤的地方,會出走或會倒閉的企業,依舊是照樣出走或倒閉。
 
所以,ECFA只是開啟雙方貿易自由化的一扇小門,因之,個人認為不論有簽ECFA或沒有簽ECFA,其實並不是造就台灣經濟向上發展的唯一秘方,也不是捕風捉影吹彈可能影響經濟走向萎縮的真正唯一原兇。而是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衝擊下,台灣自己所擁有之產品、技術的競爭力,能否被現實的市場需要而肯定。沒有簽ECFA之前,台灣每年仍有許多工廠陸續的關廠歇業,簽了ECFA之後,如果產品、技術的競爭力打不過競爭對手的話,也不會因為有了ECFA的關稅減讓,而得到存活而幸免於死。
 
若再從ECFA目前協議內容來看,台灣同意開放大陸產品進口共計有267項的產品,這些產品的平均原有關稅約在9%左右,但ECFA協議生效之後,這些產品將在三年內逐步降稅成為零關稅。例如第262項的牙刷、第265項的原子筆,如果分別免除了現行課稅5%及3.4%的進口關稅,是否就是會造成台灣牙刷及原子筆生產廠商倒閉而使勞工失業?其實還有待時間驗證,畢竟產品品質的好壞,消費者需求才是決定產品生命週期的主要因素。如果台灣的生產品質比大陸還差,那麼即使對該產品進口時增加課徵關稅,也一樣保護不了該產業的長期生存。
 
而且,前面闡述所謂「貿易」的本質與目的,原本就是利用自己的專長優勢,互通有無,平衡供需。舉例而言,日本人吃豬肉、吃香焦,他們不用養豬,也不一定要種香蕉,而從其他國家用貿易進口方式達成市場需要。台灣人吃榴槤也不一定要自己親自種榴槤,從東南亞進口就能滿足市場需要。產油國家靠賣石油賺錢,卻因沙漠地質產米不易,也靠貿易買回必要的糧食。因此,我們賣給別人是自己專長的產品,如手機、電腦,買回我們不擅長又有需要的產品,這就是一種國際分工的必然趨勢。
 
台灣不可能每一項產品都要靠自己用「自給自足」的方式來做,而且每一項產品如果都要靠政府課徵高額的關稅來保護,不讓別人的產品進來銷售競爭;縱使別人要進來競爭,政府就透過增加課征關稅來迫使進口物價成本變高,打壓或阻擋進口換取保護本土產業生存。對消費者而言,等於是強迫消費者無從選擇的必需接受本國產品。同樣的情形,對方他國也會同樣的以課徵關稅,阻擋你的優勢產品輸出,做為相對的報復或抵制手段,雙方等於是「兩敗雙輸」的只能固守在自己的門前市場內銷,無力對外擴張營運。這也是為什麼世界各國政府或人民,對於推動WTO自由貿易,產生又愛又恨的潛在矛盾與原因。
 
三、振興轉型、就業輔導有用?
經濟全球化的過程,催化了各國以最有利的條件來進行生產,以最有利的市場來進行銷售,以有利於各國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資源和合理利用,使自己達到經濟發展的最優狀態,提高產品的經濟效率,使商品更符合消費者的需要。但是經濟全球化的結果,逐漸造成企業生產外移,工資下跌、工作外包、貧富差距拉大、失業率高漲等問題,縱使世界各國仍有許多民眾用各種抗爭方式去反對全球化,仍然無法阻擋大型財閥逐漸掌握及壟斷的自由經濟趨勢。
 
因此,從ECFA單純的貿易稅務相互減讓協議,變成宛如有不可告人的政治陰謀意涵的宣傳,政府及政治人物或特定媒體,都在故意誇大ECFA的好處利益或是不利影響,搞的大家宛如草木皆兵的牽拖,好像簽了ECFA協定,所有的失業都是因為ECFA害的,所有的工廠倒閉也是ECFA造成似的。其實ECFA真有這麼偉大的影響力及邊際效用?
 
政府部門四處宣揚ECFA經濟發展效益會有黃金10年,對弱勢產業會有「振興輔導」、「體質調整」、「損害救濟」三方著手。勞委會也大張旗鼓,說政府要分10年編950億元協助17項弱勢產業,其中預計有365億元是用在勞工的就業發展協助上,但是若進一步瞭解政府推出的影響產業的就業協助方式上,不外乎是失業給付、就業協助、職業訓練、協助轉創業等,並無特別的救助方案,只是這樣的輔導救濟,究竟能否調整產業生存體質,勞工能否因就業輔導而轉業成功?仍有很大的疑問。
 
四、對ECFA影響的芻蕘看法與建言
ECFA的協議生效之後,政府就可以依據每個月的海關進口報關資料去比對查證,哪些進口產品是因ECFA的協議而增加進口,而原本生產該產品的企業,確實也是因該項產品之增加進口,而直接造成該同樣產品的生產者無力競爭而倒閉。政府就可以循著這個統計數字脈絡,主動的聯絡協助該生產單位,或因此而失業之勞工,進行失業給付撥款及協助轉業,一則可落實受ECFA影響之轉業就業輔導的真正績效,另一方面也可藉此杜絕其他未受影響之企業或媒體與社會大眾胡亂牽拖,天馬行空的穿鑿附會驚惶失措,以為今後所有的企業倒閉、勞工失業,都是受ECFA的影響。
 
另外,對於確實是受到ECFA協議而增加進口產品,進而影響或造成從事該產業之勞工失業,政府除了依照現有既定的各種就業協助方案之外,筆者斗膽建議勞委會,應可考慮比照天然災害救助的政策邏輯思維,專案針對該等勞工就業權受損害而失業者,給予就業損害救濟之轉業補償金,用原訂的專案協助預算中,以勞工在該受影響產業單位之工作之勞保年資及平均投保工資,以每年計給1個月平均投保工資,做為就業損害救濟轉業補償金。並且發給該等勞工轉業輔導卡,憑卡3年內一律可以免費參加政府或委託民間辦理之各種職業訓練。
 
而且,政府針對確實因ECFA衝擊之就業權益受損勞工,提出優惠的就業損害補償,一則可宣示政府保護勞工就業權的一貫政策,二則可減輕該等勞工對該行業就業權造成損害的怨懟衝擊,三則可協助彼等勞工轉業輔導之效果,四則可彰顯政府主動促進產業轉型或升級的決心,五則可展現政府照顧勞工工作權,有明確具體的有效做為。
 
五、結語
經濟性的問題,無法完全用政治手段解決,不論任何協議,都必需讓雙方互有讓步得失,不可能片面只有「好到自己、苦了他人」,完全不平等的條約只有在戰爭的壓迫下才會出現。一般商業往來貿易,講的就是供給和需求之間,找到彼此可以接受的市場價格。ECFA協議也是一樣,雙方如果沒有互為有利的內容,協議也簽不成,就算簽了,產品市場仍然是由消費者決定需求數量。就如同許多進口車經過政府加徵進口關稅,車價變得水漲船高,消費者仍然願意掏錢購買,其中消費者自利的考量因素,就不是所謂一句「愛台灣」的民粹或政治、政黨意識所能左右的。
 
因此,我們不必把ECFA協議當做是台灣經濟發展的萬靈丹,也不必拼命恐懼的唱衰ECFA協議的一無是處。反正不論有無ECFA協議,台灣未來經濟發展好壞,會決定執政者的任期與機會,如果真的是因為ECFA協議,讓勞工應有的工作權深受其害,執政者自然就會換人做,而且ECFA協議新的執政者也可以片面宣佈終止,這就是實施自由民主與極權世襲不一樣的奧妙。